來源:中國消防在線
為全力保障第三十一屆中國秦淮燈會消防安全形勢穩定,南京消防結合“智慧南京”、“警務云”、消防“大數據”平臺建設,融合公安信息網、南京市政務網、互聯網,依托物聯網技術,打造出覆蓋南京夫子廟、老門東、大報恩寺三大核心景區,集危險源監控、警力定位、數據分析、精準宣傳、精確調度等五大類功能于一體的消防智慧指揮平臺,使“捕捉現在、預測未來”成為可能,為燈會消防安全保衛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。
立足四網數據融合,確保平臺根基牢固。數據接入與整合是賦予智慧消防“靈魂”的前提。秦淮燈會消防智慧指揮平臺集成互聯網、公安信息網、市政務網、夫子廟核心景區物聯網等四大網絡信息渠道,累積獲取數據約86萬條。其中,在市政務網上,獲取多媒體電臺定位、電臺圖像、夫子廟周邊市政府監控圖像等三類共200余條數據;在公安信息網上,獲取實時警情、重點單位(負責人、營業范圍、消防預案等)、景區內賓館住宿人員、消防水源、景區實時人數等21類共約80萬條數據;在互聯網上獲取夫子廟核心景區、老門東、大報恩寺三大塊區域地理信息數據;在夫子廟核心景區物聯網上獲取消防遠程聯網監控、夫子廟核心景區溫濕度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聯網監控等兩類約6萬條數據。大量實時、可靠的數據為搭建大數據平臺、實現智慧消防和打贏燈會安保硬仗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立足動態數據采集,確;馂娘L險可控。創新應用“智慧消防”物聯網監控系統,對燈會布展區域重點場所、重要部位進行遠程監控管理,實現單位自管和遠程監管雙保險。該系統由物聯網基站和溫度濕度、可燃氣體兩類傳感器組成。溫度濕度傳感器安裝在燈組內部及燈會布展區域內的配電箱、重點部位;氣體傳感器安裝在燈會布展區域內使用燃氣的餐飲場所廚房后場。檢測數據通過傳感器傳輸至物聯網基站,由基站實時監控并將預警數據發送到指定負責人手機端或電腦端,可實現實時報警。在燈會布展區域安裝279個溫度濕度傳感器和17個可燃氣體傳感器。該系統應用以來,有效提升了監督管理覆蓋面和效率,初步建立實時監控數據庫,實現實時查看、調取功能,并先后預警處置燈會布展區域常見的電氣線路火災、可燃氣體泄漏、消防設施故障等事故45次,轄區火災起數同比下降13%。
立足平臺智能指揮,確保滅火救援高效。立足接警調度精確化,構建“大數據”環境下的燈會安保應急處置體系,燈會指揮平臺接系統警報后以事故點為中心,按照1分鐘(50米)、3分鐘(100米)、5分鐘(200米)、10分鐘(400米)畫出四個救援力量圈,自動統計執勤力量,并按照處置預案分別向執勤人員短信推送出動命令、火場基本信息(地址、負責人等)及處置要求;向景區內住宿類游客發送預警提示信息;向市消防接處警平臺發送報警信息,輔助調度公安、水、電等聯動力量。謀求戰斗指揮科學化,通過匯聚歷史災害事故信息、災害事故現場各項信息、可用消防資源等數據,對災害事故處置應采取的技戰術方法、災害事故處置所需實力及資源、火災發展趨勢及可能發生的危險等信息進行智能研判推演,建立一整套實用的數字化預案,實現資源的精確調度、力量的精準投入、處置的精細指揮。實現處置記錄自動化,通過內外網數據安全交換平臺,實現對滅火救援全程接警調度、指令下達、作戰部署等實時記錄。警情處置結束以后,平臺將向各級指揮員和周邊執勤力量推送警情處置相關信息,解除預警恢復正常執勤狀態,需要開展火調工作的火情,由系統通知當日支隊防火值班人員開展火調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