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園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為:
1、易燃物多,極易誘發火災。幼兒園的教室、宿舍一般用可燃材料裝飾,柜廚、桌椅、桌鋪、玩具等可燃物較多,有的存在冬天碳火取暖,夏天燃蚊香驅蚊等現象,極易造成火災。
2、幼兒園的設置不合理。部分幼兒園教室、宿舍設在4層及4層以上,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,體力差,且行動緩慢,屬弱勢群體,缺乏對危險、危害的認識能力,一旦發生火災,安全疏散難度大。
3、幼兒好奇心強,自控能力差。幼兒缺乏自我控制能力,活潑好動好奇心大,模仿力強,對已告知的禁止行為仍有可能偷偷試一下,如玩火柴、打火機、觸摸或拆解電器等,出現險情后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撲救,極易擴大。
4、教師未經消防培訓,安全意識差。幼兒園的教師以女性占絕大多數,一般缺乏在緊急情況下,搶救疏散幼兒、撲滅火災的能力和經驗。尤其是在夜間,如果幼兒多而且集中,在火燒、煙熏和照明困難的情況下,發現并搶救疏散幼兒的能力更低。
這些問題的存在,需要各方面加強合作,除了消防部門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外,幼兒園教師以及孩子家長也應該注意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,加強幼兒消防安全教育。
首先,家長和教師應該是告訴孩子不要玩火,不要玩弄電器設備,否則會讓自己受到傷害;二要教會孩子認識一些消防標志,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安全出口,什么是疏散的方向,哪些地方哪些東西不能玩,哪些東西是危險物品等等;三要教會孩子如何彎腰匍匐前進,如何保護自己;四是教會孩子怎樣撥打“119”火警電話,怎樣報火警;五是告訴孩子火災發生時,哪些地方不能呆,身上著火了怎么辦;六是告訴孩子在無法逃生時應該呆在什么地方,如何讓消防隊員及時找到他們等等。
家長是孩子第一任啟蒙老師,在孩子眼里,父母是自己心中的偶像,是崇拜的英雄,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。因面平時家長就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做孩子學習的表率,不要把報紙、雜志之類的可燃物放在爐子、加熱器、暖氣機等近旁;不要把正在燒、烤、煮、蒸的東西置之不理;吸煙的家長不要臥床吸煙,剛吸完的煙蒂不要扔在垃圾桶里;不要在一個插座上使用多個電器設備;在使用完液化氣或煤氣灶后,要及時關掉閥門;在公共場所不要損壞消防設施和器材等。另外家長還要注意不要帶孩子舞廳、卡拉OK等公共娛樂場所,更不要單獨把孩子丟在家里。